学习榜样率先垂范 立足岗位踏实工作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桐川镇党崾岘驻村工作队长 张正喜
近来认真的品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让我感触很深,受益匪浅。 全书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让人切身感受到青年习近平身上非比寻常的意志品质、理想信念、奋斗精神和为民情怀,体会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逻辑起点和实践来源,是一部很好的人生教科书、励志书。作为一名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队长,我们必须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坚持学习、提高战位、坚定信念、牢记宗旨、扎根基层为群众干点自己该干的事情,做一名让组织放心,群众满意的扶贫干部。
(一)坚持理论学习。
从书中看到青年习近平到陕北插队,只带了两个行李箱,里面装的全是书;“白天劳动、晚上看书”成为总书记知青岁月的生活常态,正如老乡所讲的“近平读书有‘书瘾’”,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有个针缝的时间都要读书,抓紧一切时间学习”,而且广泛涉猎了历史、政治、哲学、文学、外交、传统文化等领域的大量书籍;他不仅爱读书,而且善读书,“读书注重分析对比”,“经常是几本书同时看,有所对比,有所分析”,“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注重从实践中求真知。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强调,青年抓学习要“下一番心无旁骛、静谧自怡的功夫”,“特别是要克服浮躁之气,静下来多读经典,多知其所以然”,“努力做到又博又专、愈博愈专”;习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这些要求很有现实针对性,我们应当结合青年习近平读书学习的事例,养成爱读书、善读书的生活方式,作为年轻党员,我们更应该发扬习总书记热爱学习的优良品质,注重阅读,加强学习,真正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学习中央和省上精准扶贫政策,深入了解村情,密切联系群众,紧密团结当地干部,动真情、用真心,进一步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努力做好精准扶贫工作。
(二)提高政治站位。
习近平到陕北插队时是知青中年龄最小的,而且当时的陕北条件艰苦,他能够与群众一起放羊、铡草、挑粪、拦河、打坝,积极发挥才智,大胆作为,解决了当地群众很多实际困难。不论是知青说,还是村民说,他们说起当年的事,记忆依然那么清晰,说起来依然那么激动,回味起来依然那么幸福。倾听着习近平与人民同甘共苦,水乳交融的故事,在习近平总书记当年留下足迹的地方,不管是在梁家河村史馆和知青窑前,还是在陕西第一口沼气池和赵家河的知青林前,真实的细节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这一切足以说明,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经得住各种困难考验,当前我们年轻党员干部,正面临脱贫攻坚战的决胜时期,要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落实,新形势新要求新起点要求我们必须站稳政治立场,增强政治能力,以决战决胜的姿态打赢脱贫攻坚战,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自觉坚定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
领导,要坚守党性,对党忠诚,做好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宣传者、执行者、落实者,不折不扣严格落实好中央、省、市、县委各项决策部署,重点研究如何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和智力资源优势,在做好精准扶贫基础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开展教育帮扶、智力帮扶、文化帮扶,着眼于县域经济发展的大局,研究制定各村精准扶贫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切实提高扶贫措施的有效性针对性,早日实现脱贫攻坚的目标。
(三)坚定理想信念。
一孔窑洞、一盏煤油灯、两箱图书、一片热土,七年的知情生涯,这段艰苦的经历让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根基深深扎在中国最广阔的土地上,扎在最广阔的人民群众基础上,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习近平总书记没有动摇追求思想进步的决心,这足以说明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经得住各种困难考验。从书中我们能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经历青年时期曲折经历和艰苦磨难的考验,正是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做指引。当前时期,年轻的我们要学习近平总书记做共产主义理想的忠诚信仰者和坚定践行者,学有目标,干有方向,时刻保持青年应有的激情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切实增强加快脱贫攻坚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始终把事业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把工作抓在手上,大力倡导高度负责、艰苦奋斗的苦干精神,攻坚克难、奋发有为的拼搏精神,改革创新、争创一流的进取精神,把精准扶贫作为份内之事、应尽之责,把担子担起来,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做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四)牢记宗旨意识。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更是我们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习总书记在陕北插队期间,为群众办沼气池、铁业社、代销店、缝纫社等实事,“近平不搞形式主义,不搞那个年代时兴的学习、运动,而是立志办大事,要给群众做实实在在的事情。”“只要是村民需要的,只要是他能想到的,他都去办,而且都办得轰轰烈烈。”不管多苦多累,群众需要什么,他就无怨无悔干什么,这一切充分体现了他的赤子之情,能够时时刻刻为群众着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彰显了共产党人的担当和情怀。作为新时期的年轻干部必须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坚定不移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立足实际,竭尽全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
通过对《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的研读,进一步加深了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敬仰,增强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在今后学习和工作中,我将把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
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结合起来,持续学习、深入学习,进一步领会核心要义,刻之于心、践之于行,始终提高政治站位、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宗旨意识,把自己置身于群众当中,爱岗敬业、苦干实干,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增砖添瓦,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顽强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