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精准扶贫 为民富民
      最新动态
 
   精准扶贫
正文    
 
  
双联行动干部暑期入户民情日志选录
 
 
 
  
发布时间:2012-07-27   浏览次数:4950
 
 

编者按  学校双联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安排干部利用暑假开展入户工作,广大干部做到了带着真情下基层,带着问题下基层,带着责任下基层。民情日志记录了他们入户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真实、客观地反映了他们为落实联村联户手拉手,为民富民心连心付出的积极努力。下面我们从中选取部分,以便大家共学共勉,把双联工作做得更好。

选录一 
图书馆 王静思

    为认真贯彻学校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要求,7月18日,再次前往联系户古浪县直滩乡新城村四组陈有春、王梅家。按要求,这次入户主要是详细了解联系户家庭情况、生产生活状况和实际困难,帮助分析致贫原因,寻找致富门路,研究脱贫致富的措施,制定发展计划。

    7月18日:全面了解联系户家庭和经济状况。
    7月19日:随同联系户家人一起逛昌灵山庙会,实际感受当地民俗风情。回家后通过询问、交流分析贫困原因,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如下:
    一、家中父母年老,劳动力缺乏,家中重担都压在陈有春一人身上,因此,他外出打工养家,王梅全揽家中农活,农业生产没办法实现多元化,也无条件从事二、三产业经营,耕地收入甚微,再无其他任何收入。
    二、思想观念落后,对新政策缺乏正确解读和清晰认识,不从根本上思考如何富起来的办法。
    三、三儿子上大学开支巨大,家庭经济负担重,安于现状,可行性办法不多。
    四、缺乏科学种田知识,没有条件或机会参加科技培训,导致生产力不高。
    五、村内缺乏大规模的养殖业、种植业以及劳务技能的培训,村内道路状况差,没有硬化措施,交通不便。
     7月20日:梳理入户心得,填写民情日志。收获很大,感慨颇多。农民朋友勤劳、善良、朴实,他们少文化、缺技术、短资金,但他们还保持着对改变生活的期望和信心。要帮助农民朋友脱贫致富,最根本是要改变他们的传统思想和观念,让他们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积极自主找出、想对策、增收入,最终脱贫致富奔小康,这是我们帮扶单位和干部真正要做的最基本的工作。

选录二
发展规划处 胡曦霞

    三天来,我除了了解联系户家庭的基本情况,和户主一起分析致富之策外,主要帮着干一些具体的力所能及的工作:帮助主妇搞家务;辅导小学生功课;收羊草,收拾羊圈;陪主人孩子逛庙会;去地里帮着锄草拾菜等。

选录三
省艺术学校 陈小琴

    7月18日再次来到老城村曹双学家,通过聊天了解到如下情况:
    一、曹双学、高菊是一对勤劳、恩爱夫妻,在三个孩子的培养上倾注了全部心血,借高利贷共三个孩子完成学业,虽然还有八万余元债务,但仍然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乐观向上,有致富信心和决心。
    二、对双联工作寄予厚望,认为双联工作就是要帮助他们脱贫致富。他们朴实善良,热情好客,对入户干部照顾得细致周到。
    三、认为国家为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发展养殖业实施的无息小额贷款政策非常好,能切实解决养殖户资金短缺问题。但具体到每个人身上,还缺乏公平,希望能将好事办好,大家都能得到政策的好处。

 

 

 
   
 
 
Copyright @ 版权:兰州文理学院“乡村振兴”专题网站 设计:信息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